张爱玲:在最深的红尘遇见你
小说中国近当代小说

张爱玲:在最深的红尘遇见你

第1卷 灰色年华: 那么温柔的时光, 那些难忘的过往第一章 节繁华渐逝的家道 剪一段历史, 放在月光下晾晒, 看那些不曾走过的路, 听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。 拾起心动, 嗟叹流年...

  • 作者毛金兰
  •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
  • 可提供格式pdf、epub、mobi、azw3、docx、txt
  • 发行日期9月 2013
  • SN编码SN241128171203
  • 标签

1卷 灰色年华: 那么温柔的时光,

那些难忘的过往第一章 节繁华渐逝的家道

剪一段历史, 放在月光下晾晒, 看那些不曾走过的路, 听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。 拾起心动, 嗟叹流年。 再挥手告别, 让那些往昔的繁华和落寞,随昨日之风远去。

时代的记忆是不公平的, 因为它用很多刻骨铭心的人生故事做底,仿佛这世上的一些事,都是在为一个人的传奇埋下深沉的伏笔。

张爱玲说: 许多人的命运, 连我在内的, 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。 人生无常, 怪不得缘起。 但血液里汩汩流淌的躁动, 终归与古老的记忆脱离不了干系。

初秋, 细雨微凉, 一座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, 添了女婴的声声啼哭。 在家族层层叠叠的支脉下, 多了一个平淡的名字——张瑛。 这个日后更名为张爱玲的女孩这样追忆她的童年: 童年的一天一天, 温暖而迟慢,正像老棉鞋里面,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。

位于公共租界的这座老房子散发着迟暮的味道, 就像是诉说着这个家族的命运。 尽管家境还算殷实, 但是命运抛物线的顶端早已成为过去。 满清王朝的金色梦想已经落幕, 剩下一些啃噬着记忆为生的人,守在老房子里,嗅着新的空气,反刍着曾经的显赫。

回忆固然美好, 却也伴随着彻骨的惆怅和空虚。 街上行走着装扮新潮怪异的洋人, 人们从开始的瞠目结舌, 到后来的争相效仿, 只隔了几个弹指。 时代翻开了新的篇章, 旧事便剔去了骨肉, 剩下简明精准的梗概。

时光的褶皱里, 总是隐藏着许多无法言说的暗伤。 也有一些遗憾, 被生硬的笔载入史册, 供后人作谈资。 晚清名臣李鸿章与张佩纶的起起伏伏, 便在后人的口沫之中保留着一丝余温。 他们分别是张爱玲的曾外祖父和祖父。

张佩纶是个脾气怪异之人, 因此被称为相府的怪味姑爷。 在官场上, 他不是低眉顺目的应声虫, 而是凭着一股子倔脾气, 仗义执言, 弹劾了不少官员的花翎顶戴, 虽然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, 但也因此博得了美名和尊重。

光绪十(1884年) 年, 中法马江之战战败后, 张佩纶逐渐仕途不济,至被朝廷发配后,一蹶不振。

幸运的是, 李鸿章对他十分欣赏, 不仅常常约他品酒论诗, 还有意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。 得知张佩纶的继室在发配期间过世后, 李鸿章便暗示张佩纶来提亲。

李鸿章的女儿名唤菊耦, 这位相门千金知书达理, 且正值花样年华。 府里人都十分愤愤不平, 想那张佩纶年届四十, 脾气怪异, 相貌粗鄙, 还是一个结过两次婚的罪臣, 落魄失意, 怎么讲, 也不与相府的小姐登对。但最后,菊耦自己应允了,因为爹爹眼力必定不差

关于张佩纶与菊耦的结合, 还流传一段佳话, 被曾朴写在《孽海花》里。

那日, 日光温暖, 微风徐徐, 张佩纶应邀与李鸿章谈论政事。 踏进房门, 却是一愣。 面前竟伫立着一位绝色佳人, 刚要回避, 却听李鸿章喊道: 贤弟进来,不妨事,这是小女呀——你来见见张世兄。

佳人脸上泛起了红晕, 侧身道了万福, 飞快地逃离了。 那窘态透露了些许心事, 铺垫了接下来的事态发展。 张佩纶看见桌子上有一本锦面的书, 翻一翻, 恰巧翻到两首有关中法战争的七律。 读过之后,不免心头一震。

 

相关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