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者序
深入于经典,倾听于先哲
万事皆有机缘。 正当我们痴痴地琢磨波浪理论的时候, 有缘结识了本套丛书的出版策划者, 并获得了翻译波浪理论的宝贵机会。 在此序言之始, 我们首先向出版者致以特别谢意。 怀着那份感恩的心情,接下来的翻译工作持续了一年有余, 翻译的道路上曾经碰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求证之苦, 亦充满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之乐。 对于即将阅读本书的朋友, 请允许我们将波浪理论粗浅的三点体会向读者汇报一下。
第一,亲近善知识。
建议读者朋友们怀着对股市先哲艾略特无比尊重的感情, 去研读经典。 事实上我们也是怀着那样的心情扎扎实实地开展翻译工作的。有一句古话讲道: 有情来下种, 因地果还生; 无情亦无种, 无性亦无生。 排斥波浪理论的朋友, 是因为没有认识它的精髓。 如果你戴着鄙视的有色眼镜来看波浪理论, 就会把波浪理论简单地理解为数浪, 并且一不小心陷入数浪怪圈不能自拔。 那代表你只知波浪理论的皮毛,离深入精髓还有千里之遥。 艾略特的贡献在于, 他投入了数年的热情和精力, 发现价格运动总是按照既定的形态涨落, 该形态受到自然规律支配。 他发现所有股票价格趋势, 无论是一段小波动还是一轮大循环, 都包含着确定数目的波浪, 它们以规律性的形态有序地出现, 但
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。 该理论可以用来研究个股、 板块、 期货、 外汇以及平均价格指数等。 艾略特坚持认为自然法则主宰和控制着价格运动, 任何外因, 例如突如其来的消息, 并不足以影响任何既定波浪的波动幅度或持续时间。
第二,从战略视角上把握波浪理论。
我们始终认为, 认识到证券投资学这门功课的战略学特点非常重要。 一谈到战略这个词时, 很多读者会认为那是在谈虚无缥缈的东西。 事实上, 请你翻开《孙子兵法》 第一篇——《计篇》 研读一下。这一篇作为全书的纲领, 讲的是庙算, 即出兵前在庙堂之上比较敌我的种种条件, 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, 并制定作战计划。 主张从道、天、 地、 将、 法等五个维度进行庙算, 制定作战战略。 甚至关于战术层面, 在这一篇之中也有论述。 具体而言: 兵者, 诡道也。 故能而示之不能, 用而示之不用, 近而示之远, 远而示之近。 利而诱之, 乱而取之, 实而备之, 强而避之, 怒而挠之, 卑而骄之, 佚而劳之, 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股票投资与打仗何其相似。 如果没有战略学思维, 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选股、 选势或者选时这三个之中的任何一个单独层面上, 不能统战全局, 吃败仗在所难免。 如果没有战略思维, 在主力建仓之后的洗盘阶段, 耐不住寂寞的人就会绝尘而去, 那是多么的可惜。 艾略特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战略思维方法。 艾略特在本书之中强调, “买什么固然很重要, 但是什么时候买更加重要。 股票市场前进的脚步本身, 就预示着它自己的未来走势。 波浪通过它们的形态, 暗示着市场接下来的动作”。 艾略特将股票按照股龄划分成三类。 他在书中说, “论及股票的生命, 通常有三个阶段。 第一个阶段是实验性的幼年阶段。 股票在这一生长阶段, 尚缺乏充分的适应性锻炼, 投资者应当避免选择该成长阶段的股票。 第二阶段是想象力强的青年阶段。 处于这一生长阶段的股票, 已经到了健康发展阶段。 只要它们充分适应了市场, 投资者对于它们应该求贤若渴, 选定为自己的投资对象。 第三
阶段是充分发育的成年阶段。 这一阶段意味着股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育, 股利稳定, 波动幅度有限。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, 这类股票通常成为投资组合的选择对象, 但它们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吸引力太小”。 艾略特认为, 股票交易的第一要务是选择时机, 即在何时买入, 以及何时卖出。 股票交易的第二要务则是选择什么股票来投资。 如果朋友们从艾略特的波浪形态、 波动幅度、 持续时间三大维度把握他所提出的第一要务, 从幼年阶段、 青年阶段、 成年阶段三个维度把握他所提出的第二要务,我们也就整体上抓住了观察市场的战略思维方法。
第三,法无定法,大道至简,力求管用。
首先, 西方发达国家股市的年龄要比我国股市老得多, 流传下来的投资学的经典理论也很多。 例如, 道氏理论、 波浪理论、 江恩理论、 蜡烛图技术等, 真可谓技术层出不穷, 指标浩如烟海。 朋友们要熟悉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理论与方法, 这样才会触类旁通。 你看金庸大侠笔下塑造的那些英雄人物, 从郭靖一直到令狐冲, 哪一个不是尽学过各门各派的武功。 其次, 不可沉湎于某一种理论而不能自拔。 古人说,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。 中国股市这个年轻的市场, 有一些情况可能会打破传统理论的框框。 例如, 重组就是我们这个市场永恒的话题, 在上市公司重组的推波助澜之下, 市场或许未必会走出人们预期的波浪形态。 另外, 我们要建议读者记住大道至简这句话。 不要将简单的理论复杂化, 不要拘泥于事物的表象。 如来讲经说法49年,但他告诫后来人: 知我说法, 如筏喻者, 法尚应舍, 何况非法。 我们要在掌握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, 去粗取精、 去伪存真, 找到一件适合于自己的投资利器。 张飞拿长矛、 关公使大刀, 适合最好、 管用就行。
本书第1~ 4篇由何平林、 李艳玲完成, 第五、 六篇由郭亦玮完成。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, 翻译之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, 恳请读者朋友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。 最后, 祝愿读者朋友们在投资之路上精彩无限。
译者2010年10月